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
一 民营企业
伴随着多种经济形式的出现,“民营企业”一词在民营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今天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认知。目前关于“民营经济”的定义存在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1)民营经济就是个体和私营经济;(2)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3)民营经济是非国有经济;(4)民营经济指民间经营的经济(盛毅,2003)。这意味着民营企业是存在于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民营经济的载体,是区别于国有企业的企业运营方式。但结合前面的研究起源,本着方便取样的原则,本书所涉及的民营企业主要是指由个体、私营企业、自然人和私营企业控股或由其运营的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但不包括非营利性组织。
二 高管
本书对高层管理者的界定,主要来源于对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界定。高层管理团队的成员是来自企业最高层,属于企业的战略制定与执行层,负责整个企业的组织与协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很大的决策权与控制权的高级经理(孙海法、伍晓奕,2003)。在取样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鉴定高管的身份,一是通过问卷上的职称及其控股情况来分析;二是经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等高管团队成员认定;三是通过分析企业组织架构加以确定(主要是针对访谈的高管,以及朋友推荐和介绍的高管)。此外,本书所讨论的高管包括具有一定独立管理权的二级子单位高管。
三 高管心理契约
从前面的讨论可知,心理契约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目前大多数心理契约研究是在狭义心理契约的定义上发展起来的。为了体现研究的延续性,也出于实证研究便利性的考虑,本书沿袭了卢梭学派对心理契约的定义,采用狭义的心理契约概念,即研究的是出于高管感知的,对个人与企业在雇佣关系中义务与责任的认知与理解。这意味着“企业对高管的义务和责任”指的是高管感知的,在存在社会交换的互动交往中企业理应为高管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类似的,“高管责任”则指高管感知的自己理应为企业承担的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