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感知
人体上的每一个器官都是外界信号的接收器,只要在一定范围内的信号,经过某种刺激,人体器官都能将其接收,并转换为感觉信号,再经过人体的神经网络传输到大脑,进行情感格式化的处理,这样就带来了人体的感知。感知是利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获得有意义的印象,是感觉与知觉的统称,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
人获得知识或运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颜色、明暗、声调、美丑、粗细及软硬等。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如看见一座雄伟的高山、听到一阵嘈杂的喧闹声、摸到一只毛茸茸的小狗等。这时认识到的已经不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或特性,而是事物的联系与关系了。图2-6给出了人的感知过程。

图2-6 感知过程
感觉是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比如物体的颜色、形状、声音等)进行直接反映的过程。感觉分为外部感觉(视、听、味、嗅、触觉)和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其中视听提供的外部信息占所获信息的80%~90%。因此,在组织开展活动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公众的视听感觉,包括对色彩的应用、视觉效果的处理、音乐的安排,以求活动效果更令人满意。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是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大脑对不同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知觉以感觉为前提,但它不是感觉的简单集合,而是在综合了多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印象。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联系在人脑中概括的间接反映过程。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并且通过语言活动,人们把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另外,人们还具有想象的活动,这是凭借在头脑中保存的具体形象来进行的。
人与计算机的交互过程中,用户接受计算机输出的信息,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感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