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先民文化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对考古的重视,以及集体工农经济的发展所开创的全国性建设,都促成了成果丰富的重大考古发现。这些,为我们了解中国文明的兴起,了解史前时期,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及聚落的形成和演变,提供了大量数据。概括地说,中国从约1.2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起,便逐渐在三四千年间,在不同区域形成了数个不同的地区文化体系。距今约1.2万年(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时,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已分别出现了小米和稻米的种植,反映了区域性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孕育出了南北方不同的农业系统。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大地,自然地貌复杂,有大山、高原、沙漠、盆地和河谷平原等。对于发展早期农业来说,河谷平原自然是条件最好的地理环境。这些谷地分布在不同纬度处,其气候条件亦自然不同(图1.3)。因此,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前5500—前3000)时,这些地区已在较成熟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不同的远古文化圈,主要有以黄河中游地区为主要分布地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下游的高庙文化、顺山集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以及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图1.4)。目前已发现了众多这一时期的环壕聚落,一般面积在2万—3万平方米,大的有10万—20万平方米。
图1.3 中国局部地区农业及森林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1.4 新石器时代部分地方文化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前5500—约前4000),上述远古文化圈基本上已经形成。当时的人类已聚族定居,除了采集狩猎也从事农耕和畜牧,并且在建筑、陶器和葬俗上已形成区域特色。这些都体现在他们的器物和居址等遗存上。不过,各大文化圈之间的贸易和其他交流亦渐渐促成了后来中华传统文化的跨区域一体性。简言之,在北方,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是影响最广泛的两大文化,而在南方,高庙文化、顺山集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最能影响后来的发展(表1-2)。其中仰韶文化来自较早的磁山、裴李岗、大地湾等黄河及其支流上的古文化。这个区域后来被称为“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摇篮”。仰韶文化和渤海边上的红山文化互相影响,其后仰韶文化演变为在大河村、马家窑等地发现的考古文化。后者的代表器物是彩陶。陶器由泥条盘筑成坯,加工抹平成形,再用烧制后呈红色或黑色的颜料绘上图案。黄河下游及长江下游则是中国最早采用快轮制陶的地区,以灰陶和黑陶著称,器物多呈三足形态。如表1-2所示,玉器作为社会地位及权力的象征,亦已在这些文化圈内出现。简言之,约公元前5000年时,中国先民已加工玉石、织布、制造具备七声音阶的乐器,并且在石器、陶器及木器上留下近似文字的符号,以彰显家族所有权或充当标记。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他们更开始养蚕织丝、冶炼青铜,并且可能已发展了有系统的文字。
表1-2 中国主要史前文明及其演变
从近数十年的考古成果中,我们发现中国史前的多元文明及各文化圈大体上与古书所记载的远古民族及其主要大事吻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撰写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竹书纪年》中的《五帝》《夏纪》《殷纪》数篇,以及《史记》(由司马迁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中国首本官修史书)的前三卷《五帝本纪》《夏本纪》和《殷本纪》,它们的主要内容以往被认为是传说,如今至少部分成为信史。图1.5显示了这些“传说中”的远古民族聚居的大概区域。黄帝“统一”了这些被泛称为“华夏”的中国民族,成为这一新氏族联盟的首领,而这一新联盟的主体便构成了日后的华夏族或“汉族”,发展出华夏文明。当时的东方部落,包括蚩尤带领的九黎族,最后亦在战争中被黄帝征服。
图1.5 传说时代的氏族部落分布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