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研究(2019年第2期/总第4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品牌创建探析[1]

——以西南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化党建”工程为例

徐高峰[2]

摘要:进入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还存在工作规范化管理不足、政治理论学习不深入、党建品牌凝练不够、服务群众有差距等问题。品牌创建是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意义重大。西南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坚持问题导向,着眼发挥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实施了以“组织建设规范化、学习教育常态化、党建项目品牌化、服务群众具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化党建”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创建高校基层党建品牌提供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基层党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其中,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完成在高校全部工作和增强战斗力的基础。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各项部署,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还有不少‘中梗阻’……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明确的,但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则存在较大差距。”[3]

一 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开拓创新,取得较大进展,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有所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工作规范化管理不足。主要体现为党内政治生活不规范、不严肃,“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到位。班子民主生活会“辣味”不足,存在“老好人”现象,怕得罪人、怕伤和气,“真刀真枪”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深入,存在以工作建议代替批评意见的问题。党建基础台账管理不规范,会议记录、支部活动记录要素不完整、内容不翔实、逻辑不严谨。制度建设滞后。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发展党员程序、党员学习长效机制等不健全、不完善。二是政治理论学习不深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存在差距,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存在差距。党员学习教育形式单一,灌输式教育多,引导式、启发式教育少,缺乏针对性。三是党建品牌凝练不够。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党建工作比较虚,显性成效不突出,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停留在抓基础常规工作上,创建品牌意识不强。部分党组织不善于抓住重点,凝练特色,创建品牌能力不足,有些单位虽然创建了党建品牌,但宣传推广、持续用力不够,创建效果不佳。四是服务群众有差距。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服务对象不多、覆盖面不广、视野不宽、方法较为单一。

二 创建高校基层党建品牌的意义

(一)创建高校基层党建品牌有助于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党的建设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探索打造基层党建品牌,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必将极大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提质。

(二)创建高校基层党建品牌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提供保障

开展高校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目的就是要与时俱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党组织的组织力,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党建品牌创建有助于凝练基层党建好的思路和方法,创新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为党建工作提质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三)创建高校基层党建品牌有助于为基层党建工作增添新思路与新活力

借鉴企业品牌理念和管理经验,紧密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植入品牌理念,必将促进基层管理体制、工作效能、服务理念的创新、提高和变革,推动基层党建沿着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

三 西南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化党建”工程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西南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下设1个教工党支部,3个学生党支部。现有党员64人,其中正式党员有45人(教工有24人,学生有21人),预备党员有19人,入党积极分子有36人。学院现有“双带头人”支部书记两人。自2017年以来,学院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云南省高校创一流党建工作要求,组织实施了以“组织建设规范化、学习教育常态化、党建项目品牌化、服务群众具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化党建”工程,党建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抓基础,实施“组织建设规范化”工程

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成立学生公寓党支部,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进公寓”宣讲等主题活动,举办红色文化主题的宿舍美化大赛,开展毕业生绿色离校系列帮扶活动,编印“党务知识应知应会”,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落到实处,使大学生党员在服务中锻炼自己,增长知识。及时调整聘任基层党务干部,认真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工作,推进“互联网+党建”工作,特别是对“学习强国”和“云岭先锋”App的安装使用,组织制定《学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年终考核办法》,更新完善学院党员活动室有关内容。做好党支部达标创建工作。组织制定《学院发展党员工作材料汇编》,制定出台《党务干部工作职责》《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委员联系基层党支部工作制度》《学院领导干部公约》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三重一大”事项提交会议讨论决策,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给领导班子成员下发履行共管责任书面提醒函,促进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二)抓学习,实施“学习教育常态化”工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领导班子认真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自觉参加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万名党员进党校以及有关专题报告会学习,积极申报各级各类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撰写多篇论文并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网、《云南日报》、《社会主义论坛》、云岭先锋网等上。二是组织师生集中学。学院党员学习会聚焦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全体师生党员参加,由一位党员领学,其他党员交流发言。学院每年组织开展两次入党积极分子暨党员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包括专题报告、观看电影、自主学习等培训形式,确保每名学员培训时间不少于24个学时。三是创新学习方式。倡导组织成立“化人讲坛”,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22次,内容涵盖党建思政、就业创业、自然科学等,参与师生2200余人次。

(三)抓示范,实施“党建项目品牌化”工程

学院党总支与昆明市儿童福利院进行结对共建,组织师生党员为福利院孤残儿童及职工提供校园参观、课业辅导、组织募捐、慰问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教工党支部聚焦打造“服务型党支部”,先后组织开展“党员科技扶贫进企业”“师生党员一对一帮扶”“为全校化学类课程考试后进学生集中辅导”“以一流党建助推双一流建设”等活动;学生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务知识进公寓”“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党员师生走进中缅边境乡村”“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比赛”“迎校庆 讲文明 树新风”等主题实践活动。此外,学院还于每学年末召开年度表彰大会暨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表彰,并邀请优秀学生代表从不同角度向大家分享自己的优秀事迹、成长历程和收获感悟,总结在科技创新、校园活动、应征入伍、社会实践、专业学习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展现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勇于坚持、敢于创新的良好精神风貌,用榜样教育其他同学,激励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砥砺前行。开展“党务服务进公寓”活动,依托学生公寓党支部,组织编印“党务知识应知应会”,坚持送学进公寓,把党的政策主张第一时间传达给广大青年学生。开展公寓暖心服务活动,为毕业生离校、学生宿舍调整等提供帮助。

(四)抓服务,实施“服务群众具体化”工程

聚焦校内校外两个服务对象,发挥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校内,通过开展师生党员“一对一”帮扶等活动,鼓励教工党员对口帮扶学习差劲、家庭困难学生,教工党支部教师利用专业学科优势,每学期为全校化学类课程考试后进学生进行1~2次集中辅导,要求学生党员在班级、宿舍主动帮扶后进学生。在校外,通过在企业、社区设立“党员服务站”,进行“结对共建”,利用教师党员科技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导科研人员将论文和成果写在大地上,为企业在天然色素提取加工、天麻系列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助力脱贫攻坚。

实施“四化党建”工程以来,学院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师生党员凝心聚力、团结干事、服务群众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学院探索党建品牌建设的经验、做法和理论文章先后被新华网、云南网、今日头条、中国社会科学网、共产党员网等媒体报道或刊载20余次。

四 结语

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建党建品牌,有利于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协调作用,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品牌创建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紧密结合学校行业特色、学院专业特色、师生党员特色开展工作,要注重推动形成长效机制,久久为功,增强品牌生命力、影响力,切忌急功近利,华而不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2]《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zdwz/2018-09/17/c_1123442866.htm。

Exploration on the Brand Building of Party Building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Taking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Party Building” Project of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Xu Gaofeng

Abstract:In the new era,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Party building at the grass-roots level,such as insufficient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work,inadequate study of political theory,inadequate brand conciseness of Party building,and gaps in serving the masses.Brand buil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arty building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and enhance the organizational strength of Party organization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adheres to the problem orientation,focuses 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political core role of the Party branch and the vanguard and exemplary role of the Party members,actively explores the new mode of Party building work,and implements the main contents of “standard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normalization of learning and education,branding of Party building projects and concretization of serving the masses”.The project of “Four Modernizations Party Building”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which provides a useful explor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rand of Party building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New Era;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1]本文为西南林业大学2019年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课题编号:djsz2019001)的研究成果。

[2]徐高峰:西南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

[3]《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zdwz/2018-09/17/c_11234428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