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正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6章 卷八十五·南·陈文帝纪

陈世祖文皇帝陈蒨,字子华,是始兴昭烈王的长子。他年少时就沉稳聪慧,很有见识和度量,容貌英俊,仪态优雅,对经史典籍十分留意。他举止文雅,即便在匆忙急迫之时也必定遵循礼法,陈高祖很是喜爱他,常称赞他是宗族中的英秀之才。

梁太清初年,陈蒨梦到两日争斗,一大一小,大的那日光熄灭后坠落在地,颜色正黄,大小如斗,他便取其三分之一揣在怀里。侯景之乱时,乡里很多人凭借山湖的险要进行劫掠,只有陈蒨保护家族,没有侵犯他人。当时战乱日益严重,他便前往临安避难。高祖举义兵时,侯景派人来抓捕陈蒨和衡阳献王,陈蒨悄悄在袖中藏了小刀,希望借进见的机会刺杀侯景。可一到就被交给了有关官吏,所以没能成事。高祖大军包围石头城时,侯景多次想加害陈蒨,好在侯景兵败,陈蒨才得以脱身,前往高祖军营。此后,陈蒨出任吴兴太守。当时宣城的强盗首领纪机、郝仲等人各聚集千余人,侵扰郡境,陈蒨将他们讨平。承圣二年,陈蒨被授任信武将军,监南徐州。三年,高祖北征广陵,让陈蒨担任前军,他每次作战都能获胜。高祖准备讨伐王僧辩时,先召陈蒨来谋划。当时王僧辩的女婿杜龛占据吴兴,兵力强盛,高祖秘密命令陈蒨回到长城,设立栅栏防备杜龛。陈蒨收兵才几百人,战备物资也少,杜龛派部将杜泰率领五千精兵乘虚突然杀到。将士们惊慌失色,陈蒨却谈笑自若,部署安排更加明晰,众人这才安心。杜泰知道栅栏内人少,日夜猛攻。陈蒨激励将士,亲自冒着箭雨和礌石作战,僵持几十天后,杜泰才退走。等到高祖派周文育率兵讨伐杜龛,陈蒨和他合军前往吴兴。当时杜龛兵力仍多,占据冲要之地,水陆连营相结,陈蒨命令将军刘澄、蒋元举率众攻打杜龛,杜龛军大败,走投无路之下请求投降。

东扬州刺史张彪起兵围攻临海太守王怀振,王怀振派人求救,陈蒨与周文育率轻兵前往会稽突袭张彪。后来张彪的部将沈泰开门迎接陈蒨,陈蒨尽收张彪的部曲和家眷,张彪赶到后,又被打败逃走,若邪村民斩杀张彪,将其首级送来。陈蒨因功被授任持节、都督会稽等十郡诸军事、宣毅将军、会稽太守。山中偏远险要之地的势力都不臣服归附,陈蒨分别命令部下讨伐攻击,将他们全部平定,威望和恩泽大为传扬。高祖受禅称帝后,陈蒨被立为临川郡王,食邑二千户,被授任侍中、安东将军。周文育、侯安都在沌口战败后,高祖下诏让陈蒨入朝护卫,军事储备和军备事务都交给他。不久又命令他率兵修筑南皖城。

永定三年六月景午,高祖驾崩,留下遗诏征召陈蒨入朝继承皇位。甲寅日,陈蒨从南皖抵达,入住中书省。皇后下令说,高祖突然离世,天下哀号,如同丧亲。因诸多皇子年幼,国家需要长主,陈蒨是景皇后人,如同亲子,建功立业,人心所向,应继承皇位,让宗庙有奉祀,百姓能安宁。陈蒨再三推辞,群臣坚决请求,当天他便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他下诏说,高祖离世,自己无奈继承皇位,正值乱世,事务繁忙,如今顺应天命登基,大赦天下,免除百姓拖欠的租债,对文武官员酌情加爵晋升,对孝悌、努力耕种以及作为父亲继承人的人赐爵一级。又下诏让州郡官员不必前来奔丧。

秋七月景辰,陈蒨尊皇后为皇太后。庚申日,给多位将军进号。辛酉日,对侯瑱、侯安都等官员进行职位任命。壬戌日,对徐世谱、杜棱也有新的任命。乙丑日,重云殿发生火灾。八月癸巳,对留异、鲁悉达进行官职任命和进号。庚戌日,封皇子陈伯茂为始兴王,以供奉昭烈王的祭祀,将始兴嗣王陈顼改封为安成王。九月辛酉,立皇子陈伯宗为皇太子,给王公以下官员赏赐不同数量的帛。乙亥,立妃沈氏为皇后。冬十一月乙卯,王琳进犯大雷,陈蒨下诏派太尉侯瑱、司空侯安都、仪同徐度率众抵御。

天嘉元年正月癸丑日,陈文帝颁布诏书。他谦逊地说自己才疏学浅,继承大业后,沉浸在失去先帝的悲痛中,治国之道还不够清明。但他敬仰先帝的德行,希望能遵循旧制,不轻易改变。此时正值万象更新,四方来朝,为了将先帝的恩泽传播给百姓,他决定大赦天下,把永定四年改为天嘉元年,还下令赐给那些无依无靠、难以生存的鳏寡孤独之人每人五斛谷米,对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种以及品行卓异的人加爵一级。

甲寅日,陈文帝派使者前往各地慰问百姓。辛酉日,他亲自到南郊祭祀,那时天空连日阴霾后终于放晴,景色清朗,陈文帝觉得这是吉兆,心中欢喜,便下诏赐百姓爵位一级。辛未日,又前往北郊祭祀,当日太阳出现光晕。

二月辛卯日,天空中出现老人星。乙未日,高州刺史纪机从军中叛逃回宣城,占据宣城响应王琳,泾县县令贺当迁出兵将其平定。丙申日,太尉侯瑱在梁山击败王琳,又在博望打败齐兵,活捉齐将刘伯球,收缴了敌军所有物资、船舰,俘虏及杀死敌军数以万计,王琳和他拥护的萧庄逃亡到北齐。戊戌日,陈文帝下诏,感慨朝代更迭,皇位传承需顺应天命。指责王琳扰乱朝纲,使许多官员受牵连,但其中或许有被胁迫跟随的人。如今大局已定,应宽大为怀,所以赦免所有曾参与王琳阵营的衣冠士族和将士,并根据才能选拔任用。同时,还下诏对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追加赠谥。己亥日,他想到之前为讨伐叛贼,征用民丁运输物资,百姓服役时间长、很辛苦,如今叛乱已平,便下令免除服役百姓自身三年的赋税,若有人在服役中不幸去世,免除其妻子儿女的赋税。庚子日,再次派使者带着诏书去各地慰问。乙巳日,派太尉侯瑱镇守湓城。庚戌日,封高祖第六子陈昌为骠骑将军、湘州牧,立为衡阳王。

三月丙辰日,陈文帝下诏,回顾自战乱以来,十多年间百姓伤亡惨重,中原人口所剩无几。战争频繁,赋税繁多,国库空虚。如今元凶已除,天下渐安,他决定将今年军粮减少三分之一,让尚书传达自己怜悯百姓的心意,督促地方官员鼓励百姓重视农桑,期望百姓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此时,萧庄任命的郢州刺史孙玚献州归附。丁巳日,江州刺史周迪平定南中,斩杀贼首熊昙朗,将其首级送到京城。此前齐军驻守鲁山城,戊午日,齐军弃城而逃,陈文帝诏令南豫州刺史程灵洗前去守城。甲子日,分割荆州的天门、义阳、南平,郢州的武陵四个郡,设置武州,武州刺史兼管沅州,兼任武陵太守,治所设在武陵郡,原都尉所管辖的六个县设为沅州,另设通宁郡,由刺史兼任太守,治所设在都尉城,同时废除旧都尉。任命安南将军、南兖州刺史、刚被授任右卫将军的吴明彻为安西将军、武州刺史,任命原郢州刺史孙玚为安南将军、湘州刺史。丙子日,衡阳王陈昌去世。丁丑日,下诏对萧庄旧部中回归朝廷的文武官员,根据情况录用。

夏四月丁亥日,立皇子陈伯信为衡阳王,以供奉先王祭祀。乙未日,任命安南将军荀朗为安北将军、合州刺史。五月乙卯日,将桂阳的汝城县改为卢阳郡,又分割衡州的始兴、安远二郡,设置东衡州。六月辛巳日,将皇祖妣景安皇后谥号改为景文皇后。壬辰日,陈文帝想到梁孝元帝一生多难,灵柩漂泊,自己曾以臣子之礼相待,感情特殊,于是下诏派人迎接梁孝元的灵柩,准备在江宁选择合适墓地安葬,葬礼用车旗、礼仪等都依照梁代旧典,参照魏葬汉献帝的先例。甲午日,追封故始兴昭烈王妃为孝妃。丁酉日,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徐度为侍中、中军将军。辛丑日,是先帝的忌日,陈文帝在太极前殿哀悼,百官陪同哭泣,并赦免京师死刑以下的罪犯。当月,将梁元帝安葬在江宁。

秋七月甲寅日,陈文帝深感皇位责任重大,而国家治理还有诸多不足,于是下诏求贤。他表示自己一直渴望听到好的建议,只要有可取之处,都会褒奖宣扬,可如今贤才难觅,不禁反思是不是自己没有识人之明,还是时运不佳。新安太守陆山才推荐梁前征西从事中郎萧策、梁前尚书中兵郎王暹,称他们出身名门,或有文才,或品德高尚,陈文帝认为应破格提拔他们入朝为官,还让王公以下官员都举荐贤良,让埋没的人才得以施展才华。乙卯日,考虑到战乱后百姓流离失所,他下诏,今年内百姓可选择自己觉得安乐的地方生活,明年不管是侨民还是本地人,都要著录户籍,按照土断之例管理。丙辰日,立皇子陈伯山为鄱阳王。

八月庚辰日,老人星再次出现。壬午日,陈文帝深知粮食的重要性超过珠玉,而战乱后游手好闲之人众多,百姓失去土地,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下诏正值秋季收获时节,也是播种麦子的好时候,各地要积极播种,地方官员要亲自督促,对特别贫困的百姓,要酌情给予种子。癸未日,陈文帝到景阳殿审理案件。戊子日,他看到梁末社会奢靡之风盛行,深感痛心,自己崇尚朴素,决心改变这种风气,于是下诏禁止非兵器及国家礼仪所需的雕镂奢华装饰,以及金银珠玉、衣服杂玩等奢侈品。甲午日,北周将领贺若敦率领一万马步军突然抵达武陵,武州刺史吴明彻难以抵挡,率军退回巴陵。丁酉日,陈文帝到正阳堂检阅军队。

九月癸丑日,出现彗星。乙卯日,北周将领独孤盛率领水军前往巴、湘地区,与贺若敦水陆并进,太尉侯瑱从寻阳前去抵御。辛酉日,派仪同徐度率军到巴丘与侯瑱会合。丙子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丁丑日,诏令侯瑱率军进讨巴、湘。十月癸巳日,侯瑱在杨叶洲袭击并打败独孤盛,缴获其全部船舰,独孤盛收兵登岸,筑城自保。丁酉日,诏令司空侯安都率军与侯瑱会合,一同南讨。

十二月乙未日,陈文帝认为古代春夏两季不处决重罪之人,是顺应天时,体现宽仁,如今自己处于乱世,更应关怀百姓,于是下诏从初春到夏初,对于罪行已定、判处死刑的犯人,暂且延缓执行。己亥日,北周巴陵城主尉迟宪投降,陈文帝派巴州刺史侯安鼎前去守城。庚子日,独孤盛率领残余部队从杨叶洲悄悄逃走。

天嘉二年正月庚戌日,陈文帝为彰显宽仁,让百姓感受到新一年的希望,大赦天下。同时,任命云麾将军、晋陵太守杜棱为侍中、领军将军,掌管宫廷禁军,维护京城的安全稳定;又封始兴王陈伯茂为宣惠将军、扬州刺史,扬州作为重要地区,此举是对陈伯茂的任用与锻炼。辛亥日,合州刺史裴景徽却突然叛逃到北齐,这一背叛行为令人意外,也给边境局势带来了不稳定因素。辛未日,北周湘州城主殷亮归降,陈朝顺利平定湘州,扩大了统治范围,让南方局势更加稳定。

二月丙戌日,太尉侯瑱战功赫赫,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湘州刺史,委以湘州重任,以巩固陈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庚寅日,陈文帝特别赦免湘州各郡,减轻湘州百姓因战乱可能遭受的惩处,让百姓能安心恢复生产生活。

三月乙卯日,备受倚重的太尉、车骑将军、湘州刺史侯瑱不幸去世,他的离世让朝廷上下深感悲痛,也让陈文帝失去了一位得力助手。丁丑日,镇东将军、会稽太守徐度接任镇南将军、湘州刺史,肩负起管理湘州的使命,维持当地秩序。

夏四月,为了更好地管理疆域,朝廷分割荆州的南平、宜都、罗、河东四郡,设置南荆州,治所定在河东郡。任命安西将军、武州刺史吴明彻为南荆州刺史,期望他能治理好这片新设立的区域。庚寅日,任命安左将军鲁悉达为安南将军、吴州刺史,加强对吴州的管理。辛卯日,天空中再次出现老人星,在古代,这被视为吉祥的天象,仿佛预示着国家将迎来好运。

秋七月丙午日,北周将领贺若敦无奈撤离,在归途中,军队人畜死亡十之七八。随着他的离去,武陵、天门、南平、义阳、河东、宜都等郡都得以平定,陈朝边境的压力骤减,百姓也终于能摆脱战乱威胁,过上安稳日子。

九月甲寅日,陈文帝下诏,回顾历史上贤才辅佐君王成就大业的事迹,感慨陈高祖创业时,也有诸多贤能之士出力。如大司马、骠骑大将军侯瑱,司空周文育,平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杜僧明,中护军徐颖,领军将军杜棱等,他们有的在艰难时参与建国,有的冲锋陷阵、舍生取义,有的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有的辛勤征战,为陈朝的建立和稳定立下汗马功劳。陈文帝表示自己继承皇位后,为了铭记他们的功绩,弘扬他们的精神,决定让这些功臣配享高祖庙庭,让他们的功绩永远被后人铭记,成为陈朝传承的精神力量。丙辰日,任命侍中、中权将军、特进、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王冲为丹阳尹,负责京城的治理;丹阳尹沈君理则转任左民尚书,兼任步兵校尉,负责民政事务。

冬十月乙巳日,霍州西山的蛮人部落主动归附陈朝,这不仅增加了陈朝的人口和土地,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十一月乙卯日,高骊国派遣使者前来进献地方特产,展现了友好邦交,促进了文化和经济交流。甲子日,朝廷将武昌、国川设为竟陵郡,安置流民,让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了安身之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十二月辛巳日,任命安东将军、吴郡太守孙玚为中护军,掌管宫廷禁卫军,加强宫廷的安全保卫。甲申日,在京师建立始兴国庙,按照王者之礼祭祀,彰显对始兴王的尊崇。太子中庶子虞荔、御史中丞孔奂考虑到国家财政不足,上奏建议设立煮海盐税和酒类专卖制度,陈文帝批准施行,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此前,缙州刺史留异响应王琳等人谋反,丙戌日,陈文帝诏令司空侯安都率军前去讨伐,以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

天嘉三年正月庚戌日,陈文帝在南郊设立帷宫,用币帛祭祀胡公,以配享上天,表达对天地和祖先的敬畏。辛亥日,他亲自前往南郊祭祀,心怀天下,期望国家繁荣安定。祭祀后下诏,称自己肩负皇位,日夜兢兢业业,希望国家太平,可如今道德教化未能普及,社会弊端严重,深感忧虑。正值春日阳气生发,祭祀上天表达诚意,希望能与百姓共享这份恩泽,于是普赐百姓爵位一级,对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种的人再额外加赐一等爵位,激励百姓向善,发展生产。辛酉日,陈文帝又亲自前往北郊祭祀,展现对天地神灵的敬重,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闰二月己酉日,封百济王余明为抚东大将军,高句骊王高汤为宁东将军,通过封赐官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江州刺史周迪却举兵响应留异,先后袭击湓城、攻打豫章郡,但都未能成功,这一叛乱行为让陈朝内部局势再度紧张。辛亥日,任命南荆州刺史吴明彻为安右将军,期望他能在平叛中发挥重要作用。甲子日,朝廷改铸五铢钱,规范货币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三月丙子日,安成王陈顼从北周归来,陈文帝十分欣喜,下诏授予他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等职位,并为他配置属官,期望他能为朝廷出力。丁丑日,任命安右将军吴明彻为安南将军、江州刺史,率领各路大军南下讨伐叛军,力求平定叛乱。甲申日,为了安抚民心,凝聚力量,陈文帝大赦天下,给犯错之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庚寅日,司空侯安都在桃支岭大破留异,留异只身逃往晋安,东阳郡得以平定,叛乱得到有效遏制。

夏四月癸卯日,陈文帝特别赦免东阳郡百姓,让饱受战乱的东阳百姓能安心生活,恢复生产。乙巳日,北齐派遣使者前来访问,两国进行友好交流,缓和了紧张的国际关系。

六月丙辰日,任命侍中、中卫将军安成王陈顼为骠骑将军、扬州刺史,委以重任。同时,将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晋安、建安八郡合并设置东扬州。让扬州刺史始兴王陈伯茂担任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负责管理这一地区;征北将军、司空、南徐州刺史侯安都则被任命为侍中、征北大将军,承担起更重要的军事职责。

秋七月己丑日,皇太子迎娶王妃王氏,这是皇家的大喜事。陈文帝为了与臣民同享喜悦,给在位的文武官员赏赐不同数量的帛,对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种以及作为父亲继承人的人赐爵二级,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氛围。

九月戊辰朔日,发生日食,在古代,日食被视为一种特殊天象,可能预示着某些变化。陈文帝任命侍中、都官尚书到仲举为尚书右仆射、丹阳尹,让他负责京城事务和协助处理政务。丁亥日,周迪请求投降,陈文帝诏令安成王陈顼率领各路大军前去招抚接纳,期望能和平解决叛乱问题,让国家恢复安宁。这一年,北周扶持的梁王萧詧去世,他的儿子萧岿继位。

天嘉四年正月丙子日,干陀利国派使者前来进献当地特产,增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甲申日,周迪见大势已去,弃城而逃,闽州刺史陈宝应收留了他。不过很快,临川郡就被平定,局势恢复稳定。壬辰日,朝廷对多位将领进行了职位调整和晋升。任命平西将军、郢州刺史章昭达为护军将军,负责宫廷禁卫事务,保障京城安全;仁武将军、新州刺史华皎进号为平南将军,地位得到提升;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高州刺史黄法抃被任命为镇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承担起更重要的军事防御职责;安西将军、领临川太守周敷担任南豫州刺史,负责管理新的辖区;中护军孙玚则被任命为镇右将军。同时,还将高州并入江州,以便更好地管理。

二月戊戌日,征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广州刺史欧阳頠进号为征南大将军,彰显其在军事上的卓越表现和重要地位。庚戌日,侍中、司空、征北大将军侯安都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委以江州的军事重任。庚申日,平南将军华皎出任南湘州刺史,负责治理南湘州。

三月辛未日,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度被任命为侍中、中军大将军,参与朝廷核心事务并掌管重要军权。辛巳日,陈文帝下诏追赠在讨伐周迪战役中为国捐躯的将士,以此表彰他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慰藉他们的家属。

夏四月辛丑日,在太极前殿举行无遮大会,这是一场盛大的佛教活动,旨在广结善缘、弘扬佛法,也体现了当时佛教在社会中的重要影响。乙卯日,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骠骑将军、扬州刺史安成王陈顼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地位进一步提升,权力也有所增加。

五月丁卯日,安前将军、右光禄大夫徐世谱去世,他的离世让朝廷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官员。六月癸巳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这种特殊的天象在古代往往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引发人们的关注和猜测。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司空侯安都被赐死,这一事件在朝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其背后的原因或许与权力斗争等复杂因素有关。

七月丁丑日,镇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黄法抃被任命为镇南大将军、江州刺史,接替侯安都的职务,负责江州的军事和管理。

九月壬戌日,开府仪同三司、广州刺史欧阳頠去世,他的离去让广州地区的管理面临一定的调整。癸亥日,朝廷特别赦免京师的罪犯,体现了统治者的宽仁之心。辛未日,周迪贼心不死,再次进犯临川,陈文帝诏令护军章昭达率领军队前去讨伐,以维护地方的安宁。

十一月辛酉日,章昭达不负众望,大破周迪,将其党羽全部擒获,周迪则侥幸脱身,潜入暗处。十二月丙申日,为了庆祝胜利,也为了安抚民心,陈文帝大赦天下。同时,诏令护军将军章昭达进军建安,讨伐陈宝应,信威将军、益州刺史余孝顷则督率会稽、东阳、临海、永嘉等地的军队从东道会合,共同作战。癸丑日,任命前安南将军、江州刺史吴明彻为镇前将军,加强军事指挥力量。

天嘉五年正月庚辰日,吏部尚书、领右军将军袁枢被任命为丹阳尹,负责京城的治理工作。辛巳日,陈文帝亲自前往北郊祭祀,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对国家社稷的祈福。乙酉日,江州湓城发生火灾,这场灾难造成二百余人死亡,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三月丁丑日,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桂州刺史淳于量被任命为中抚军大将军,职位得到晋升。壬午日,陈文帝下诏让已故护军将军周铁虎配享高祖庙庭,以此表彰他的功绩,让他的英名与高祖一同被后人敬仰。

夏四月庚子日,北周派遣使者前来访问,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外交交流。五月庚午日,朝廷撤销南丹阳郡,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月北周和北齐都派使者来访,展现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和陈朝在外交上的活跃。

六月丁未日夜晚,天空中出现两道白气,从北斗东南方向延伸至地面,这种罕见的天象引发了人们的种种猜测和议论。

秋七月丁丑日,陈文帝下诏,言辞中充满了对国家治理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关怀。他表示自己虽肩负重任,却未能很好地协调各方,导致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社会风气不佳,犯罪现象增多,监狱中也有不少冤屈之人。如今自己身体稍有好转,便想着要施行宽惠政策,于是特别赦免京师的罪犯,希望能减轻社会矛盾,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关怀。

九月,朝廷开始修筑西城,加强城市的防御能力,保障百姓的安全。

冬十一月丁亥日,左卫将军程灵洗被任命为中护军,负责宫廷的安全保卫工作。己丑日,章昭达在建安大破陈宝应,成功擒获陈宝应和留异,并将他们押送回京师,晋安郡也随之平定,这场战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甲辰日,护军将军章昭达因战功卓著,被任命为镇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得到了朝廷的高度嘉奖。

十二月甲子日,朝廷特别赦免建安、晋安二郡的罪犯,让这两个地区的百姓能在战后安心生活。对于在讨伐陈宝应战役中为国捐躯的将士,朝廷不仅提供棺木,将他们送回故乡,还免除其家庭的赋税徭役,体现了对烈士的尊重和对其家属的关怀。对于受伤未愈的将士,朝廷则提供医药,帮助他们恢复健康。癸未日,北齐派遣使者前来访问,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

天嘉六年正月甲午日,皇太子举行加冠仪式,这标志着他成年,迈向人生新的阶段。陈文帝为表庆祝,王公以下官员都按等级赏赐了帛。对于那些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种,以及作为父亲继承人的人,赐予一级爵位,给予鼓励;而鳏寡孤独难以维持生计的人,每人赐给五斛谷,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庚戌日,朝廷进行人事调动,任命领军将军杜棱为翊左将军、丹阳尹,丹阳尹袁枢为吏部尚书,卫尉卿沈钦为中领军,各官员各司其职,共同为朝廷效力。

三月乙未日,陈文帝下诏,考虑到侯景之乱以来,那些被迫迁移到建安、晋安、义安郡的百姓,允许他们返回故土。被掳掠为奴婢的,一律释放成为良民,让这些饱经苦难的百姓能够回归正常生活,重建家园。

夏四月甲寅日,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安成王陈顼被任命为司空,在朝廷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权力和责任也进一步加重。辛酉日,天空中出现彗星,这种特殊天象在古代常被视为吉凶的预兆,引发众人关注。同时,北周派遣使者来访,促进两国的交流与沟通。

秋七月癸未日,一阵强劲的西南风来袭,风宽达一百多步,将灵台候楼都吹坏了。甲申日,仪贤堂又无故自行毁坏,这些异常现象让人心生不安。丙戌日,临川太守骆文牙成功斩杀周迪,将其首级送到京师,并悬挂在朱雀航示众,标志着这场长期的叛乱彻底平息。丁酉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再次引起人们对天象变化的猜测。

八月丁丑日,陈文帝下诏,回顾梁室多灾多难,历经十年战乱,社会动荡不安。指出江左地区作为帝王基业所在,历经四代更迭,两百多年岁月,其间涌现出众多忠臣孝子、经纶之才,但他们的坟墓却多遭破坏。如今陈朝建立,虽延续旧制,但每次巡游,都会缅怀先辈。他感慨道,汉高帝对无忌的墓地有所留恋,宋太祖为子房的坟墓而惆怅,如今看到前代王侯、忠烈之士的坟冢被破坏、无人祭扫,内心哀伤。因此下令,对前代王侯和自古忠烈中,坟冢被发掘且无后人的,要进行检查修整,墓中的树木禁止砍伐,希望以此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体现自己的心意。己卯日,陈文帝封皇子陈伯固为新安郡王,陈伯恭为晋安王,陈伯仁为庐陵王,陈伯义为江夏王,明确了皇子们的身份和地位。

九月癸未日,朝廷撤销豫章郡,对行政区划做出调整。当月,新建大航,改善交通设施。

冬十月辛亥日,北齐派遣使者前来访问,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合作。

十二月乙卯日,陈文帝立皇子陈伯礼为武陵王。丁巳日,对多位将领进行职务调动,任命镇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章昭达为镇南将军、江州刺史,镇南大将军、江州刺史黄法抃为中卫大将军,中护军程灵洗为宣毅将军、郢州刺史,军师将军、郢州刺史沈恪为中护军,镇东将军、吴兴太守吴明彻为中领军,以东中郎将、吴郡太守鄱阳王陈伯山为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让他们各自承担起相应的军事和地方管理职责。癸亥日,陈文帝下诏,认为自己身为万民之主,却因自身能力有限,导致治理国家存在诸多不足,政务积压,冤屈得不到伸张。如今一年将尽,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希望能让狱中之人也感受到祥和之气,于是特别赦免京师的罪犯。

天康元年春天的二月丙子日,陈文帝发布诏书,他非常谦逊且心怀忧虑地表示,自己德行浅薄,却继承了宏大的帝业。每日从早到晚都辛勤操劳,一心想着弘扬国家大业,可治国之道仍有诸多不足,百姓生活也未能完全安康。再加上自己长期患病,又逢数月大旱,他觉得百姓无辜受苦,这都是自己的过错,心中对此深感愧疚和痛心。于是决定大赦天下,并把天嘉七年改为天康元年,希望能以此带来新的转机和福祉。

三月己卯日,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司空安成王陈顼被任命为尚书令,承担起更为重要的政务管理职责,在朝廷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到了夏四月乙卯日,皇孙陈至泽出生,这是皇室的喜事。陈文帝为了与众人分享这份喜悦,给在位的文武官员都赏赐了数量不等的绢帛,还赐给那些作为父亲继承人的人一级爵位,整个朝廷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然而,到了癸酉日,陈文帝病情加重,最终在这一天,他在有觉殿驾崩。临终前留下遗诏,他感慨自己病情日益严重,无法挽救,生死有命。但他放心不下的是,国家创业艰难,连年征战,百姓生活困苦,自己一直心怀愧疚。虽然如今国家刚刚安定,可是风俗教化还未能广泛推行,就走到生命尽头,实在深感遗憾。他强调国家社稷责任重大,太子应当登基即位,希望王侯将相们能够好好辅佐,让朝廷内外和谐团结,不要违背他的心意。同时嘱咐,自己的陵墓要力求节俭和快速修建。大殓结束后,群臣每三日前来吊唁一次,丧服期满后除去丧服的制度,都依照旧有的典制执行。

六月甲子日,群臣给陈文帝上谥号为文皇帝,庙号为世祖。丙寅日,陈文帝被安葬在永宁陵。

陈文帝是在艰难环境中崛起的,他深知百姓的疾苦。在国家资财使用方面,他始终秉持节俭的原则。对于那些不得不征收的赋税,他每次都会叹息并面露不忍之色,就好像这些负担加在自己身上一样。主管官员奏请裁决事务时,他能精准地辨别真伪,使下属无法行奸作恶,人们也因此懂得自我激励。曾有一夜之间,不断有人从宫中刺门传递宫外事务让他处理,接连不断。每当宫中负责报时的鸡人报时,在殿中传递更签时,他都下令送签之人一定要把签扔在阶石上,让它发出清脆声响,他说:“我就算睡着了,也要被这声音惊醒。”他一生大致如此,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陈朝吏部尚书姚察评价说:世人都说继承皇位、遵守成法,宗室子弟承接大统,其中的得失,大概也很清楚了。大致来说,能够保持帝业不坠的就是贤能之人,使帝业受到损害而改变的就是不肖之徒;而那些能够发扬光大前人的轨范,承担起祖先基业的人,本来就很少。世祖从最初发迹开始,功绩就十分显著,平定叛乱、抵御贼寇,首先辅佐高祖开创大业。等到国家遭遇灾祸,他入朝继承皇位后,兢兢业业,就像驾驭着一辆破旧的马车,时刻保持警惕。他还崇尚儒家学说,喜爱文章义理,见到善事就好像自己做不到一样积极去追求,任用人才就如同任用自己一样放心。他以恭谨节俭约束自身,以勤劳努力救助百姓,自古以来那些能文能武的君主,像受到四方百姓拥戴的帝王,世祖的事迹,都可与之相提并论。至于凭借聪明才智,运用卓越的见识来治理国家,这就如同永平年间的政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