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流行演唱声音的风格性
流行演唱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成了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是一代代歌手通过作品的创作逐渐形成的,一个初学流行演唱的歌手,首先就是要在演唱实践中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声音类型,进而在类型中寻找特色,实现突破和跨越。
华语乐坛的民谣风格起源于20年代,它由三个方面构成,一种是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为代表的商业音乐机构推出的时代曲,曾经风靡港台地区和东南亚,以影歌双栖明星周旋、词曲作家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为代表,《天涯歌女》《四季歌》《何日君再来》《夜来香》《采槟榔》等以民谣歌曲为特色形成一种时代流行风尚;一种以来自台湾地区的闽南语歌谣为标志,形成了闽南语的民谣风潮;最后一种是来自日本和南亚为代表的普通话民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代表人物是邓丽君、龙飘飘、凤飞飞、韩宝仪、罗文、李茂山、蔡琴以及大陆的李玲玉、杨钰莹等。民谣的特点以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演唱者多半声音甜美以百转千回的运腔作为特色,独特的颤音也是民谣风格必不可少的特点,民谣风格至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民歌民谣风格的歌手大多使用真声来演唱,真声是人声的基础,每个人都拥有自然的真声,而且每个人的真声范围都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扩展。因此,真声是歌唱的基础,在演唱中一般都是以真声为基础适当融入其他的声音色彩。民歌民谣属于叙述性歌曲,主歌部分一般多采用真声演唱,与民谣唱法接近的布鲁斯、摇滚、乡村音乐中采用真声演唱的歌曲相对更多,而且都各具特色。如:布鲁斯歌手B.B.金(B.B.King),乡村歌手唐·威廉姆斯(Don Williams),流行歌手卡伦·卡朋特(Karen Carpenter)以及大部分摇滚歌手均以真声演唱为主。在华语民歌、民谣类歌手中主要以真声演唱的流行歌手有邓丽君、凤飞飞、高胜美、蔡琴、刘文正、费翔、高凌风等。
谈到民谣就不能不谈到台湾的校园民谣,1975年6月6日在台北中山堂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上,台湾大学学生杨弦把台湾诗人余光中怀乡的诗谱成曲子演唱,深受青年人的欢迎。从那以后,台湾校园歌手佳作不断,像侯德健的《龙的传人》,叶佳修的《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都是那一时期产生的。从1974年到1980年的顶峰期,台湾共产生了300多首校园民谣,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罗大佑的《童年》,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的创作,其或称为“校园歌谣”“现代民歌”“乐府民风”等。
大陆校园民谣的产生,最为直接、深远的影响来自台湾的校园民谣。1979年我国著名歌唱家朱逢博率先在大陆掀起民谣热潮,她将台湾的《橄榄树》《踏浪》等一大批校园歌曲介绍给内地听众,受到人们的喜爱。她深情委婉的低吟浅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1980年朱逢博还率先演唱内地作曲家谷建芬创作的《清晨,我们踏上小道》拉开了大陆校园歌曲的帷幕。1994年4月,一盒名叫《校园民谣Ⅰ》(1983—1993)的盒带由大地唱片公司发行,从此校园民谣有了自己的名字。在这盒专辑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高晓松与老狼(王阳)合作的《同桌的你》以及《睡在上铺的兄弟》,它们将校园民谣推向了巅峰。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记录着年轻人梦想与激情的音乐篇章,中国大陆的校园民谣,以真诚与纯洁为标志,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留下了青春的证明与印迹。
校园民谣朝气蓬勃,富有校园味道,毫无矫饰,完全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听起来十分感人,它形象地反映出青年学子的生活,表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青春活力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其曲风总体来说朴实明快、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唱。近年来,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仍然出现了赵雷的《成都》这样的城市民谣。说明城市民谣仍然活着,磁性的嗓音已经成为城市民谣的标志性音色,罗大佑、李宗盛、老狼、田震、赵雷均具备这样的音色。校园民谣的写作音域不宽,唱法更强调自然的发声,没有更多的矫饰感,本真、率性的音色之美是校园民谣演唱的突出特征。
流行演唱以其巨大的包容性而使歌手人人都具有被接受的机会,换句话说,就是流行演唱崇尚个性,只有具备独特嗓音和独特表达方式的歌手才有机会获得成功。风格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声音的独特性上,华语乐坛的声音大战来自20世纪80年代,民谣和艺术类流行歌曲风靡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个性化的嗓音开始大行其道,很多幕后的制作人、作曲者走上前台,用他们近乎庶民的声音迅速找到粉丝上的共鸣。罗大佑、李宗盛、迪克牛仔,甚至像阿杜、任贤齐、郑智化、周杰伦等,如同普罗大众似的表达深受歌迷喜爱,形成了一时风潮。
庶民音色的代表人物是李宗盛,《凡人歌》《爱的代价》《给自己的歌》更是把小人物的感情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声音也尽量向小人物的直白、自然靠拢。庶民音色的表达方式在大陆也被发展成极端。在网络上,所谓的酒嗓、烟嗓就是典型的庶民音色,非常受歌迷和粉丝的青睐。也有很多歌手和制作人专门创作此类歌曲,大陆女歌手田震以其独具特色的嗓音推出了一系列原创歌曲,走的就是庶民路线。可以称得上是大陆女歌手的代表人物,其声音造型更像是对面楼的大姐、邻居家的小妹,微颤不弯的声线,口语似的表达,庶民特点尤为突出。
1996年,田震发行个人同名音乐专辑《田震》,该专辑销量超过90万张。1997年,发行个人音乐专辑《顺其自然》,该专辑在内地发行50万张。其中《干杯朋友》《野花》《执着》,为其风格做了强有力的诠释。
其后的男歌手庞龙推出了《两只蝴蝶》以及《兄弟干杯》《唯有兄弟》《兄弟抱一下》等展现兄弟情义的兄弟系列三部曲,走的也是庶民路线。近年来大红的制作人高进,创作并与小沈阳合唱的一首歌曲《我的好兄弟》,还有他的其他代表作《男人歌》《兄弟情义比天高》《下雪的哈尔滨》等都是将庶民音色进行到底的特点突出的作品。
歌剧性音色与传统的西洋歌剧、音乐剧唱法类似,强调高位声音稳定、清亮、富于戏剧性。流行演唱的歌剧性指的就是音乐剧的唱法。从广义的音乐剧唱法来看,音乐剧唱法的包容性很强,只要音乐风格需要、剧情需要、人物性格需要,美声的、流行的、摇滚的、民谣的无所不能。但是从狭义的音乐剧唱法来看,特指一种具有戏剧特性,介于美声和流行之间的一种融合唱法。从声音来看,它具备美声唱法的底子,具有亮澈的音色、良好的共鸣,以及相对正规的行腔方式,由于当代音乐剧用耳麦演唱,于是它的咬字基本采用流行演唱中比较自然、口语化的方式。
此外,鉴于戏剧化剧情的需要,有时在演唱中会采用一种穿插“韵白”式的语感来加强角色的情绪表达,在某一个字或词组上采用“韵白”的语调来强调,使其凸显出音乐剧的特征。
总之,音乐剧唱法是戏剧化和流行的“融合唱法”,它是艺术化流行演唱的重要代表。在流行音乐界,很多歌星在商业上取得一定成绩后,也都纷纷加入音乐剧领域,但是,由于音乐剧主要以现场舞台演出为主,需要深厚的演唱功底,所以他们在演出之前,往往都会进行很长时间的声乐训练,以加强或巩固自己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技巧。
香港歌星张学友在出演音乐剧《雪狼湖》之前也付出了大量心血,谭维维在音乐剧《蝶》的大段独唱,沙宝亮在《金沙》中的唱段,都是此种风格的典型案例。在流行歌坛中,能够演唱音乐剧的歌手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声乐功底,他们有些既能演唱美声又能演唱流行的音乐剧,因此,音乐剧唱法需要很强的声乐功底,必须通过严格的声乐训练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水平。
有些具有歌剧性特点的歌手演唱时需要揣摩原版作品的风格,姚贝娜为美国迪斯尼音乐剧《冰雪奇缘》录制中文版主打歌曲,就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原版作品的风格和水准。他们几乎不输给美声唱法的演员,并且具有流行演唱独特的韵味。比如刘欢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就曾经与戴玉强同台飙歌。此类歌手首先要有天赋和基本条件,而后才是后天艰苦训练才能达到如此高超的水平。
此外,除了具有歌剧性特点的歌手,音乐剧演员也具备此类型声音技术,比如阿云嘎、郑云龙、李炜鹏、刘岩、徐瑶、于毅、张会芳、曹博等音乐剧演员,他们不仅具备上述演唱技术,还具备高超的演技。
下面列举一些具有歌剧性特点的流行音乐作品及音乐剧选段:韩红《那片海》;华晨宇《易燃易爆炸》;丁薇《冬天来了》;张碧晨《胡桃夹子》;谭维维《他究竟是谁》选自音乐剧《蝶》;姚贝娜《当时》选自音乐剧《金沙》;阿云嘎《生命的故乡》选自音乐剧《英雄》,《怎么对他讲》选自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张会芳《爱人》选自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他眼里》选自音乐剧《变身怪医》;于毅《无处安放的心》选自音乐剧《基督山伯爵》,《时间的一瞬》选自音乐剧《灵魂摆渡》;李炜鹏《我本是皇城根下一书生》选自音乐剧《天地运河情》,《你是我的梦》选自音乐剧《新画报童》;曹博《一分半的光盘》选自音乐剧《秋裤与擀面杖》,《亏不亏心鬼知道》选自音乐剧《天地运河情》。
以上歌手都属于唱将级别,这类歌手高位声音突出、咽壁力量超强、肺活量超大,俗称“铁肺”。
摇滚乐英文全称为Rock and Roll,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的流行音乐,由黑人的节奏布鲁斯与白人的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有机结合而逐渐形成,其特点是感情奔放,节奏强烈。20世纪80年代,摇滚乐传入我国,以崔健为代表的中国摇滚乐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一阵风潮,被业界称为摇滚乐的黄金一代,其代表人物为:
(1)崔健乐队,他被称为“中国摇滚之父”,是首次在美国举办个人演唱会的中国大陆歌手。对于摇滚乐的创作,崔健从不单纯地模仿国外的音乐,而是借用西方音乐的形式,引入中国民歌的旋律风格,唱出中国人自己的生活。他的歌曲也一直都是那样狂放不羁,充满理想主义,他用十年时间发起真唱运动,使真唱成为中国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
(2)Beyond乐队,中国香港摇滚乐队。1983年Beyond成立,同年参加“山叶吉他比赛”获得冠军并正式出道。
(3)唐朝乐队,成立于1988年,内地重金属摇滚乐队。1994年12月17日,在香港红磡体育馆参加“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1999年,发行专辑《演义》。
(4)黑豹乐队,成立于1987年,内地摇滚乐队,截至2017年,成员包括主唱窦唯、秦勇、张淇等、吉他手李彤、鼓手赵明义、贝斯手王文杰、键盘手惠鹏。
(5)超载乐队,成立于1991年9月,内地激流金属摇滚乐队。超载乐队是中国第一支激流金属摇滚乐队。1996年8月,“超载”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同名专辑《超载》,2002年11月,发行第三张专辑《生命是一次奇遇》。代表了摇滚音乐早期的乐队及其创作的摇滚歌曲在80年代几乎家喻户晓。
摇滚音色大多使用真声演唱,要求声带完全闭合而发出带有质感的声音,它的共鸣主要来自胸腔(即胸声)。真声的特点是音质纯实,它是人声自然音区的体现。至于真声区的范围,因每个人的声音条件各异。例如:赵传属于男高音歌手,他的高低音区多为真声区,他的演唱基本上都是用真声演唱,如《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最高音,“想要飞呀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的“高”字,音域到了High“c”,对于一般歌手而言是很难用真声唱上去的。因此,如果没有高位真声的自然条件,是不会轻易选择摇滚风格的,中国台湾的伍佰、迪克牛仔都先天具有高位声音,所以他们选择摇滚风格,用真声演唱。
如今中生代和新生代摇滚乐队已经灿若星河,他们的声音表现虽然如出一辙,但是喊唱和高腔夹带一些哑音和喉音甚至一些乡音,与表现的叛逆精神和情感是相得益彰的。
戏歌风格是近年来流行音乐创作的新风向,以周杰伦、方文山为代表的创作者,给歌坛吹来了一股新古典主义风潮,他们的创作为演唱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兰亭序》《青花瓷》《菊花台》《烟花易冷》《千里之外》《东风破》都属于上乘之作。
大陆早期的戏歌风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由已故的两位词曲作家姚明和阎肃创作的《唱脸谱》《前门情思大碗茶》和《故乡是北京》三部曲开创了历史的先河。
戏歌又称京歌,是加上了京剧音乐元素的歌曲,是对京剧的改良与创新,是对现代歌曲的充实与丰富。京歌,大多情深意远,悱恻缠绵,大气磅礴,一声入耳,荡气回肠。
《故乡是北京》作词阎肃,姚明作曲,演唱李谷一,创作于1987年。歌曲充满了京腔的味道,是用地道的北京方言写出来的京歌。为展现北京优美的景观,引用了京韵大鼓的叙事性,像讲故事一样将北京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展现在了听众面前。编曲则采用更加紧凑、流水板的节奏,与这些名胜古迹的雄伟壮阔,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和统一。
《前门情思大碗茶》是内地女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歌曲,首唱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后由杭天琪等歌手翻唱走红。
戏歌的演变高峰来自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2006年,李玉刚携该曲参加央视《星光大道》获年度季军。2009年,在悉尼歌剧院举行《盛世霓裳》个人演唱会,原创大型歌舞诗剧《四美图》在全球巡演三十余场,并发表第二张专辑《逐梦令》。
李玉刚之后的戏歌创作,在声乐演唱的范畴里,“男旦”已不再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表演,特别是“男唱女”的形式得到主流媒体和官方认可。歌手霍尊于2014年获得央视原创音乐真人秀《中国好歌曲》第一季冠军,其原创歌曲《卷珠帘》获封“年度中国好歌曲”,并携《卷珠帘》登上央视马年春晚,逐步形成遍地开花的古风新唱。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的《万疆》《赤伶》《虞兮叹》等作品,都是对戏歌的继承和发展。如今,戏歌的唱法已经从流行、古韵、青衣唱腔向多元演唱方式发展,但是难度最高的唱法还是李玉刚和霍尊的男旦反串唱法,在酷似女生的音域发出青衣妖媚的混声。
新古典风格在新生代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丰富的作品,个人比较推荐的作品有:《走卒》《小城画师》《燕无歇》《声声慢》《武家坡》《知否知否》《云底之间》《不染》等。
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族唱法就是以中国民族语言为基础,在继承中华各民族的戏曲唱腔、民歌唱法、曲艺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以独特的行腔韵味为精髓,用以体现民族艺术的特点、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的歌唱艺术。现在把演唱民歌和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歌曲时所采用的声乐技巧统称为民通唱法。
“民通”唱法本源是流行演唱借鉴民族唱法和其他唱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比较了现存几种主要唱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然后在民族唱法流行化演唱的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尝试,既借鉴又发展,是民族唱法流行化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因此,它的多变性和多元化就是它的特点。
(1)旋律创作的民间性和民族性
“民通”歌曲的前提是创作者的旋律构成要体现民族性,往往是创作的民族性决定了演唱风格的“民通化”,像《青藏高原》《彩云之南》《天路》完全是借鉴了藏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创作的歌曲,在演唱上利用民通唱法就变得理所当然。
(2)节奏和律动的国际化
民通歌曲之所以叫民通,正是因为它的创作是建立在流行音乐的节奏和规律之上的,就是说流行音乐的骨架和节奏形态是不能回避的一个基本架构。它的魂是民族音乐的根脉,它的外形是建立在流行音乐的基础上的,因此才会出现色彩多变的形式。
(3)演唱方法上的多变性
流行节奏和曲调的多变,决定了演唱方法的多变。这是民通唱法的重要特征,大气磅礴的歌曲需要高位声音做保证,婉转低回的旋律需要更多的转音和装饰音来提升韵味。风格迥异的民族性歌手代表人物和作品有:谭晶《九儿》、韩红《青藏高原》《天路》、阿朵《死里复活》、林子祥《男儿当自强》《敢爱敢做》、刘欢《这一拜》《哭诸葛》、孙楠《你快回来》、韩磊《向天再借五百年》、谭维维《华阴老腔》。
美通唱法是介于美声与流行之间的一种“跨界”式唱法,在流行自然亲切的风格中融入美声的声乐技术,使流行演唱的高音更加通畅、通透、坚实、富有感染力。美通唱法的起因,首先是流行作品的美声化,没有作品的美声化就不会有美通唱法的诞生和发展。美通唱法在欧洲代表性的歌唱家有安德烈波切利和沙拉布莱曼等人。
国内的代表人物有刘欢、孙楠、韩磊、谭维维等唱将,美通唱法改变了以纯真声为主的发声技巧,混入了假声、咽音等技巧,呼吸顺畅,中低声区轻松自然,高位声音明亮集中,表现力强。
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有:刘欢《你是这样的人》《凤凰于飞》、林志炫《没离开过》、黄绮珊《离不开你》、毛阿敏《绿叶对根的情意》《天之大》、孙楠《不见不散》《天地我来过》《生生不息》《新的天地》等。
一头短发,打扮有些“中性”的李宇春,夺得2005年“超级女声”的全国总冠军。这一年的李宇春,是历届“超级女生”里人气最高的一位,也是后来发展相对较好的一位。与其说她的演唱风格别具特色,倒不如说她中性嗓音和中性造型的与众不同,使得她非常具有个人魅力。她的中性风格、中性造型早就变成了时尚界的宠儿。出道以后,先后发行了《宇你在一起》《皇后与梦想》《我的》《李宇春》《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等专辑,都有着非常不错的销量,她除了唱歌出专辑,还参演了多部影视作品,比如《龙门飞甲》《血滴子》《澳门风云3》等电影,均是中性风格一贯到底。李宇春不只获得了超女冠军,还登上了美国的《时代》周刊,成了民众心中的英雄人物。
其实,中性风格在港台地区已经是屡见不鲜,蔡琴、潘美辰、梅艳芳、徐小凤,大陆的降央卓玛、霍尊等都是以中性风格独霸歌坛。李宇春之后,大陆的中性风格愈演愈烈,霍尊、许嵩、苏打绿也是靠中性起家,而到了周深,已经是一个中性时代的巅峰。
周深的嗓音非常有特点,在男生中属于偏中性的嗓音,非常的清澈、空灵。在2014年,他通过第三季《中国好声音》节目,第一次出现在了大家面前,他一出场,歌声就震惊了众人,从此收获了许多的歌迷,也让越来越多的听众,开始关注他的音乐。
所谓中性风格,除了个人造型、包装之外,最重要的特点是声音。李宇春的女中音实际上接近了男高音,周深的男高音实际上接近了女高音,这是中性的第一特征。也就是说一般女生不会唱得比李宇春低、一般的男生不会唱得比周深高。没有这个基本条件,是无法走中性路线的。
近些年来,混声的概念在流行演唱圈里比较热络,其实流行演唱的混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被歌手频繁地使用了。台湾的苏芮、大陆的那英,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张惠妹、张信哲,其演唱特点就是中高位声音贯通式混声,形成了统一的声线。
早在19世纪,我国京剧界就总结出“云遮月”的声音概念,其实,指的就是混声唱法,著名男旦青衣程砚秋创立的“程派”的高音就是典型的混声技术。
西方第一个提出“混合”这个词的是新意大利学派的代表兰培尔蒂,时间也是19世纪中叶,和中国京剧提出的混声技术几乎同时出现,后来有些学者将其修正为“混声唱法”。我们借鉴西方“混声唱法”这个称呼,有利于对这种技法的理解,中国民族声乐的“混声唱法”有自己独有的特征,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民族声乐教授金铁林,他把民族声乐技巧的混声技术总结为三种类型,即“真声多的混声,假声多的混声,真假各半的混声”。这说明,“混声唱法”已成为现代民族唱法的一个重要标志。
混声也看作是假声的一种,因为声带不发声的部分相对较少,所以音色介于真假声之间,即真假声的混合运用,一般歌手在“换声区”及其上下音区,往往会运用混声来演唱。混声和单纯的真声或假声相比,它在声音技巧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混声”是声乐艺术中的一个专用名词,我们平时说话时声带是全部闭合的。如果唱歌时声带全部振动,那么所发出来的声音就是真声。如果唱歌时声带是极少部分发声,那么就是用假声在唱歌,像乐器发出的泛音。
目前学界将混声分为强混、平衡混、弱混和气混四种类型。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应该是大声且有力的混声、中等音量的混声、小声且轻盈的混声、声芯集中气感明显的混声。混声最难的在于气息包裹金属音的气混,其次是高位声区的强混、弱混和平衡混。
(1)强混:高音区是在假声的基础上掺入一定的真声成分,利用咽壁的力量,从而加强声音的结实度和丰满度,强混是难度较高的一种混声,声音效果浑厚、有力、饱满,且具有穿透力。
(2)平衡混:胸声参与得较多的一种混声,声音效果偏暗,是从弱混到强混的一个中间过程,解决演唱中换声点明显、高低音区断层的问题。平衡混在唱歌中最常见的,是可以根据演唱者的审美或爱好进行动态调节,保持高、中、低三个声区的整体统一性,使演唱任何歌曲都能够流利自如地穿梭于各个音区之间,不会到高音区突然出现音色断层。
(3)弱混:头声参与得较多的一种混声,它是声带闭合良好的情况下,唱出来很明显的金属芯,声音质感很像闭合良好、基本不漏气的假声,听感上比假声更集中、更柔和,灵活度和轻盈程度更高。
(4)气混:混声技巧中声音最弱、难度最大的一种混声,它和强混、弱混常常交替混合使用,需要演员根据对作品的理解精细地控制。比如邓紫棋,她可以很好地掌控自己的声音以发出很平衡、很弱或是极强的混声,其中气混夹杂在其中,呈现出扑朔迷离的色彩效果,让听者很难分辨,这说明她的声音张力很好,对技术的控制很精准。
林俊杰的《无拘》(张怀秋作词,林俊杰作曲)很好地展现了弱混、平衡混和强混的音色,首先下面的主歌部分的第一段,很好地展示了弱混的音色,一开口就已经在e1的音高上,对于大部分主歌来说已经是偏高的音高了,但林俊杰用弱混的方式将这段唱得柔和又不失力度,声音不会由于变弱而过于虚化:
接下来,“无所畏惧逆着风”,这句“逆着风”三个字开始逐渐从弱混过渡到平衡混的状态,胸声比例比之前多了一些,使声音厚度更好,声音的根更扎实,下一句“自由无拘迎着风”的“迎着风”三个字比之前“逆着风”再次增加胸声比例,后面这段更多地运用平衡混的音色:
这段利用平衡混过渡到接下来的“谁在我地盘撒野”,达到强混状态。
袁娅维版本的《靠近》,将副歌放在一开始演唱,展现了非常强的气混能力,气混是一种相对来说更难的声音技巧,声音在金属芯的外面包裹了浓浓的气声,这种气混的声音有种在你耳边轻声说话的感觉:
除了上述两首以外,还有非常多混声的作品,如邓紫棋的《受难曲》中有很棒的强混音色,强混最高音到达a2,王力宏的《落叶归根》展现了平衡混和弱混两种技术,李健的《贝加尔湖畔》则是弱混典范。
优质的混声具备这些特点:焦点清晰、喉位低稳、共鸣饱满、声音强弱转化自如。由于生理机能的不同,有些人的声音天生没有“换声点”,具有自然的混声效果,拥有这种自然混声的歌手像美国巨星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华语歌星苏芮、那英、张惠妹、周蕙、张信哲、张学友等。除了自然混声外,大部分歌手都可以通过训练而达到不同程度的混声效果。其实,从声音训练的角度来讲,发音时都应具有混声的效果,尤其是当歌曲旋律进入中音区以后,适当的混入胸声或头声,能够使声音获得更加丰富的色彩。
(1)咽音
咽音是介于真声与假声之间的声音。单从声带发音方面来说:真声是声带整体振动,咽音是声带边缘振动,假声是声带打开后上面的假声带发出的啸音。咽音唱法属于美声唱法的一个流派,有一定的强制性演唱规范,所以演唱家的音域一般不会超过c3,在e2—c3范围内。由于美声学派的学术限制,对于表演者的表达方式会有明显的定义上的不同,美声的咽音唱法就会唱得很明亮,而一些流行歌手演唱时可以故意地发出相对模糊的音色,除了发声的方式不相同之外,美学要求不一样。
华晨宇翻唱的《山海》中,有很明显的咽音展示,“道一句怪人生无常”中的“常”字已经到了d2的高度,但依旧声音扎实,穿透力极强,很好地利用了咽壁的力量,展示了咽音的功力,包括这首歌接近结尾处的“于是转身向大海走去”,“去”字也到达了c2的高度,但声音游刃有余,松弛度和张力同时存在,紧接着后面的六个“他明白”,也延续了咽音的音色,歌曲情绪推到顶峰,声音张力也达到顶峰。华晨宇除了这首歌外,还有很多作品如《齐天》《我管你》《寒鸦少年》等中的高音也使用了咽音的技巧。
(2)哨音
哨音,也有人称作“海豚音”,是一种从声带与喉管之间的极小空隙吹出强大的气息而发出的极高的发声方式。美国灵歌天后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是世界公认的演唱海豚音(哨音)的高手,有“海豚音皇后”之美名,能有八度变化,音符跳跃,她可以轻松地唱出5个八度。她同时是全球少有的能用海豚音唱出歌词的歌者,而她演唱技巧不只是表现在高超的海豚音方面,在唱普通歌曲时她精湛的唱功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被美国评为“世界22位最伟大嗓音”。海豚音属于天生秉性,海豚音可以达到人类的极限听觉范围,这是咽音所达不到的。
其实还有很多艺术家可以演唱海豚音:英国leona lewis,澳大利亚Adam Lopez,海豚音鼻祖Minnie Riperton,Shanice Wilson,Christina Aguilera,法国的茵瓦·穆兰,秘鲁的Yma Sumac,法国的Mado Robin,韩国的曹秀美,日本的MISIA,哈萨克斯坦的迪玛希,华人歌手当中的李玟、黄绮珊、张靓颖、袁娅维、邓紫棋都有很好的哨音技术。
比如张靓颖的《一路之下》在歌曲的结尾,重复了三次“自己长出翅膀”这句歌词,在其中第二句,将“膀”这个字用哨音来演绎,声音灵动自由,像一根细针一样扎进了听众的心里;再比如袁娅维的《开往春天的地铁》,加入了英国Soul与R&B唱将Seal的代表作《Kiss From A Rose》,在这两首中英文歌曲的连接处,使用了哨音,稳定性与悦耳度以及由内而外的爆发力,让听众非常惊艳!
哨音的记谱多以高音谱为标准,乐谱高于e2真声性质音域,男性可以低一个八度,女性可以高一个八度。